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的现实启示
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,对怎样读书有其独特见解。毛泽东在与工作人员孟锦云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“三步读书法”,他说:“读书,一要读,二要怀疑,三是提出不同的意见。不读不行,不读你不知道呀。凡是人都是学而知之,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。但光读不行,读了书而不敢怀疑,不敢提出不同看法,这本书算是白读了。”毛泽东的三步读书法,尤其在他读苏联《政治经济学(教科书)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杜修经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,他一生五上井冈山;因“八月失败”,在《毛泽东选集》中被五次点名批评;一生两次脱党、三次入党。下面将通过一些档案资料和亲历者回忆,反映杜修经的人生经历。
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,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。毛泽东曾说过:“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,他们完全不谋私利,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。”这就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人规定的初心和使命,他自己也完完全全是这样去实践的。这里,我们仅仅从几个侧面,管窥毛泽东在初心与使命上的坚守与践行。
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实践探索,取得了突出成就,积累了宝贵经验,这些成就与经验,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,对于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,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、人民衷心拥护、勇于自我革命、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、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。
媒体日前梳理发现,今年全国两会后,省级常委人事变动不断,有从地方赴京任职者,也有从中央到地方任职者,还有多人在本省职位发生变动。
导读: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、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,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、血脉永续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,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,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最终开创了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的革命道路。